1996 年
7 月 4 日,立心接受臺北市政府社會局委託辦理臺北市龍山老人服務暨日間照顧中心,主要目標發展老人人生智慧,積極鼓勵社會參與,活潑生活,將台北市龍山老人服務中心建立為萬華區老人服務地標。服務方式採「會員制」推行使用者付費制度外,辦理長青大學、銀髮社團、日間照顧及發行會訊、提供獨居長者關懷與失能長者照顧等服務。
1997 年
為加強班團隊服務,增開暑期班活動,成立「龍山豆豆志工隊」辦理獨居老人會員問安服務。
1998 年
發展目標為建立社區關係,關懷獨居及失能老人;服務觸角由中心延伸至社區,並提供交通服務。
1999 年
為落實社區照顧,發展目標設定為發掘社區內資源,建立社區支持系統,故在社區中推展「社區外展服務」,分別在新起里「中華新村」、忠貞里「中正國宅」、雙園里「榮民宿舍」進行,獲得區內資源團體支持。
2000 年
延續 1999 年「社區外展服務」,另於糖部里「台糖公園」開展社區外展服務。並有里長主動要求中心進入社區辦理外展活動,增加里長、里民與中心互動,進而發展獨居失能個案管理服務;另配合政策辦理「中低收入老人特別照顧津貼」申請訪查服務。
2001 年
經過台北市政府社會局重新招標甄選,本會(立心慈善基金會)再次接受委託與社會局簽約,繼續經營龍山老人服務中心,推展老人福利社區化服務。為增進長輩現代資訊能力與龍山國小合作開設「電腦班」課程,深獲長輩歡迎。和平醫院於歲末邀請「書法班」長輩至醫院寫春聯贈送病患及家屬,開啟了長者社區服務工作。
2002 年
接受「台北西門扶輪社」及一些善友捐助中心成立電腦教室,提供長者資訊化學習環境。為因應天然災變,增進獨居與失能個案通報收案機制,建立社工責任里制度,並成立「關懷老大人 007 總動員關懷志工」,號召居住萬華區立心員工、志工加入機動探訪行列。
2003 年
為促進社區參與,延續「關懷老大人 007 總動員關懷志工方案」,分別舉辦「里長座談會」、「關懷獨居長者社區志工作坊訓練」,建立社區連結機制。
2004 年
台北市政府社會局第三度重新招標甄選,立心基金會繼續承接公辦民營「台北市龍山老人服務中心」。為增加長者學習空間並節省其經費支出,中心發展「自選班」方案,只要每學期繳 3,600 元,週一至週五開設的課程皆可參與,此方案獲得長輩支持。另為擴展長輩與社會互動機會,主動與社區內各公立機關爭取展示空間辦理成果展,獲得萬華區公所支持,定期展示油畫、書法、國畫、數位攝影等班級學員作品。
2005 年
為增進與社區資源互動連結,舉辦「艋舺好厝邊-社區資源協力結盟方案」以及與母機構合辦「老人餐食工作坊」,推展福利社區化服務理念。另萬華區戶政事務所主動邀請中心辦理「鎏金歲月藝文展」,這是對長輩的肯定與認同。
2006 年
龍山老人中心成立十週年。為建構萬華地區福利服務團體與社區在地組織資訊交流及服務合作平台,配合母機構延續「社區資源協力結盟方案」,倡導老人送餐服務、志工聯合招募訓練、社區關懷據點之合作理念。
2007 年
完成「日間照顧老人身心活化團體脈絡之探討」、「獨居長者問安志工服務動力探討」、「萬華老人服務資源網絡建構」三主題實務研究,以作為經驗傳承及老人專業工作經驗彙整。送餐服務配合母機構「老人餐食工作坊」的推廣,擴增萬華區失能長者假日午餐服務。